我國的現行稅收制度是在1994年稅制改革的基礎上形成的,而之后的十年一直沒有做大幅的變動,但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經濟開始出現明顯的下滑,為了保證經濟增長,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對沖市場波動,積極財政政策自然是其中的重頭戲,而作為積極性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快優化和調整我國稅制,實行更大幅度的結構性減稅,使其成為2009年稅收新政的一大亮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大力度宏觀調控取得的**終效果喜人,中國經濟率先反彈,成為全球增長的新引擎。
聯合國在去年12月份發布的《2013年世界經濟形勢展望》中預測,全球經濟2013年將增長2.4%,增速比2012年提高0.2個百分點。去年11月份經合組織(OECD)和去年10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也有同樣的結論,就是今年全球經濟形勢將好于2012年。
相對于美國和日本經濟增速回落、歐元區復蘇緩慢的形勢,預計中國仍是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快的****,今年經濟增長速度將比去年有所提高;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別預計今年全球貿易增長將4.3%和4.5%,形勢比去年也有所好轉;據去年10月份國際鋼協發布的短期銅套廠家需求預測數據,預計2013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增長3.2%,比去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其中歐盟鋼鐵需求將由萎縮轉為增長,美國因建筑業好轉和汽車制造業回暖而穩步增長,日本受日元升值和出口下滑的影響將有所下降。中國受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影響,預計鋼鐵需求將增長3.1%,比去年增速提高0.6個百分點。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有望好于去年,鋼鐵需求也將有所增長。
當時間來到2012年,中國經濟在歐債危機和QE余毒的戕害下再次露出疲態,加之政府下決心轉變發展思路,不再主要依靠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干預市場,財政政策逐漸接過穩增長的大旗,邁開中國經濟前進的步伐。2012年,作為政策重點的結構性減稅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的展開了,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全年累計出臺和延續的減稅政策不下10個,其中還包括諸如進出口貿易、營改增、個稅起征點調整和小微企業減負等多項重大舉措。